Friday, December 30, 2011

免疫系統

人體內有一套複雜的免疫系統,功能就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外界物質侵襲,以及排斥外來的細胞或物質。免疫系統可以辨識所有外來物質的好壞,並會製造抗體來消除這些外來物。若是遇到一些無害的物質,免疫系統就會自動調節去忍耐這種外來物;如果發現這些物質是有害的話,免疫系統就會啟動,攻擊這些有害物質。



但是,當免疫系統對某些外來物質反應過度時,人體所產生的敏感抗體就會一直記憶在體內,當再接觸到同類引致敏感的物質時,便會產生一連串反應,令身體分泌一種組織胺的化學物質,造成過敏反應,而這種對外界物質的過敏性反應便稱為過敏症。

過敏反應的類型
1.      第一型過敏反應──由免疫球蛋白E媒介引起
2.      第二型過敏反應──由抗體媒介引起
3.      第三型過敏反應──由免疫複合合體媒介引起
4.  第四型過敏反應──由細胞免疫媒介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過敏血液測試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 www.allergyhk.org

過敏血液測試涉及辨認過敏病人的血清是否含有對過敏原有特定反應的IgE抗體。

一般而言,皮膚點刺測試是較驗血更加靈敏和準確,因為皮膚測試能直接顯示出 病人對過敏原的過敏反應,但是驗血僅能找出能連接到過敏原的IgE,卻不能顯示會否導至過敏反應


另外作具體的IgE 抗體測試時需要大量血液,因為血液中所含特定IgE抗體份量相對較少,在需要測試大數量過敏原的情況下更為不切實際。

如患者有嚴重皮膚病、活躍蕁麻疹或服 用了可以抑壓皮膚測試反應的藥物時便不能進行皮膚測試,需進行驗血測試來代替。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哮喘

曾患有過敏症的父母,難免會擔心下一代是否同樣地患上哮喘。全球哮喘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如澳洲和英國的兒童,哮喘發病率已超過20%




在醫學角度上,哮喘是支氣管收窄的疾病。患者發病初期,會有較多咳嗽但有可能末出現氣管收窄和氣喘的徵狀,而長期或經常咳嗽的病人,也許已經患有哮喘

哮喘症狀:咳嗽,有痰涎, 氣管收縮, 胸口有壓迫感, 呼吸困難, 呼吸有喘聲, 氣促


哮喘運動

有些運動並不適合哮喘患者。特別是空氣污濁、天氣寒冷或乾燥時份,患者都應該避免做運動,減少吸入寒冷和乾燥的空氣,減低哮喘病發的機會。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過敏症高危因素

1.     遺傳
第一個可以影響過敏症產生的重要因素是遺傳。有不少嬰兒出世時已有過敏症家族史,大約有30%嬰兒的父母(至少一方)或兄弟姊妹是過敏症患者。



完全沒有家族過敏史的嬰兒,約有10%在長大後患有過敏症;若父或母患有過敏症,或是兄弟姊妹有過敏症,這名嬰兒患上過敏症的可能性已經提高至30%;若父母雙方同是過敏症患者,其嬰兒將來有過敏症的機會超過一半。

2.     飲食習慣
第二個因素是飲食。在60年代的研究已發現,若嬰兒是喝牛奶的話,他患上濕疹的可能性增加七倍;70年代的研究亦指出,使用牛奶配方餵哺嬰兒,將來患濕疹和氣管過敏的機會較用母乳餵哺的嬰兒高;至於近年的研究發現,以普通配方餵哺的嬰兒比母乳餵哺的患有過敏症的可能性增加三倍;亦有研究顯示,以普通配方餵哺初生至四個月大的嬰兒,日後患有哮喘的機會亦較高。

總括來說,餵哺母乳最少四至六個月的嬰兒,及在初生至四個月不餵食其他食物,包括嬰兒配方和其他固體食物,可減少嬰兒日後有敏感和哮喘的機會。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常見致敏原:動物


常見的致敏原,亦是最容易引起敏感的動物,包括貓、狗、鼠類(小鼠、大鼠、倉鼠)、馬及鳥類等,以貓致敏原引起的敏感問題最多。貓致敏原在皮脂中產生,分泌後致敏原便會留在表皮和毛髮上,當患者接觸貓的毛屑後便會出現過敏反應。

不少人以為倘若家裏沒養貓狗,便不會接觸動物致敏原,但事實並非如此。以貓的致敏原為例,因它的黏性很強,大部份貓主的衣服都會帶有貓的致敏原,並跟隨左右,散佈在學校、圖書館及其他公眾場所等。

跟塵蟎相比,動物致敏原的平均體積較小,如貓的致敏原直徑約1mm,而塵蟎則有510mm。這麼細小且輕的致敏原,可以在空氣中懸浮一段較長的時間,因此當患者進入貓狗的範圍內,敏感反應很快便會出現,根本不需要與動物有直接接觸。 還有,有研究發現即使在沒有養貓狗的家居中,也有機會從鄰近地區傳入並測試到家中存有貓狗的致敏原

瑞典曾有一項研究指出,課室內的空氣存在多少貓的致敏原,是跟這班學生的家中養貓有關;換句話說,若學生對貓敏感,剛巧班中有數位同學家中養貓,該名對貓敏感的學生很大機會有較嚴重的敏感症狀。就此研究後,不少瑞典的學校紛紛把養貓與沒有養貓的學生分隔上課。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December 25, 2011

您知道塵蟎嗎?

塵蟎的致敏原體積直徑約5mm(微米) ,而塵蟎本身則約20mm;換言之,若選用的物料針孔直徑少於5mm時便可有效地隔阻塵蟎致敏原;除此之外,患者更要選用透氣物料(微纖維),減少床褥和枕頭等的濕度,滅絕塵蟎生長。



地毯-塵蟎的潛藏聖地
我們不建議在家居使用地毯。地毯是塵蟎藏匿的地方,當家居的濕度較高時,地毯所引起的問題亦會較嚴重。若有需要使用地毯,應盡量選用稀疏物質,使塵蟎難以潛藏。市面上有數種化學物料聲稱可以處理塵蟎,但到目前為止,尚沒有非常有效殺蟎或減少塵蟎致敏原的化學物料,所以妥善的方法還是放棄使用地毯吧。

家居用吸塵機種類繁多,但應選購裝有高效率過濾網 (HEPA filter) 的型號,鑑於一般的吸塵袋針孔直徑大於10mm塵蟎的致敏原可透過吸塵袋返回空氣中;而高效率過濾網則可過濾1mm以下的微粒,能有效地阻隔致敏原。用水過濾的吸塵機亦不能完全過濾塵蟎微粒,因塵粒能經氣泡逃出水面,因此需另加高效率過濾網。至於其他會藏匿塵蟎但又無法清洗的物料,如坐墊、毛衣等,最好還是避免使用。

參考資料: www.hkallergy.org ,  www.allergy.hk ,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aturday, December 24, 2011

不可多得的防塵蟎套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 www.allergyhk.org.



塵蟎套是減少患者接觸致敏原的一個有效方法。因家居塵蟎主要居住於床褥、枕頭、被單、地毯、毛公仔和梳化等地方,應替床褥和枕頭等長時間接觸的用品套上防塵蟎套。最佳的選擇是人造纖維物料細密編織而成的微纖維套,能有較隔離塵蟎致敏原,有助減少患者對致敏原的接觸。避免使用不能清洗,不透氣或附有化學劑的防塵蟎產品

一般而言,防塵蟎套應該二至四個星期清洗一次,而日用的床單、枕頭袋和被袋,亦需要每星期以55oC 的熱水清洗一次。塵蟎55oC 的環境下,十分鐘後便會死亡。若有部分物質不適宜以熱水清洗,便可使用乾衣機加熱。同樣地,乾衣機的溫度需調至55oC 及使用約十分鐘;對於一些不可用熱力處理的物件如毛公仔 ,可用冷凍方法,即把物件放在攝氏-20oC 的冰箱內儲存24小時,可將塵蟎凍死,然後再用冷水洗走塵蟎的屍體。而乾洗亦是殺死塵蟎的方法之一,但未必能夠清洗已經存在的塵蟎致敏原。

最後,不少人都誤以為羽毛枕頭較容易引起敏感。有研究發現,乳膠和其他人造物料所製造的枕頭,造成敏感的機會比羽毛枕頭多五至八倍,因羽毛枕的外層質素比較高,能較有效隔離致敏原,所以產生敏感的機會亦減低了。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常見致敏原:塵蟎

塵蟎是需要依靠吸收空氣內的水份維持生命。因此,濕度與氣溫對塵蟎滋生可謂非常重要。當室內溫度達25oC ,濕度達55%75%時,是塵蟎滋生的最佳環境。在這情況下,塵蟎由卵到成年期約十五日。

塵蟎糞便內的酵素含有極高致敏原,可溶解人體皮膚層或黏膜表層的蛋白質,滲透入黏膜或皮膚內導致敏感。

您知道嗎?
塵蟎是扁蝨類的生物,跟蜘蛛有親戚關係,但與昆蟲無關。所以,一般的殺蟲水對塵蟎是不能產生效用的。

如何減少塵蟎致敏原?
想有效地減少塵蟎致敏原,首先要減少活生生的塵蟎,以及避免與塵蟎致敏原接觸。由於塵蟎是依靠濕氣生存,所以,將室內的濕度調低於50%(維持最少五日),便可把塵蟎殺死。

此外,香港的天氣時乾時濕,我們可使用抽濕機或中央空調系統控制室內的濕度。同樣地,抽濕機要長時間使用;以一天最少八小時房間的濕度不高於50%為例,才能有效減少塵蟎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1

皮膚點刺測試(Skin Prick Tests)


常用的急性過敏反應測試方法,特別應用於環境致敏原、食物致敏原、昆蟲毒及乳膠。


把試劑滴在患者的皮膚上,再用一支幼針輕輕的挑穿表皮,使致敏原測試液可滲入皮膚若患者體內有針對該致敏原IgE抗體,患者在十五分鐘內會出現過敏反應,即點刺位置皮膚呈現風疹及泛紅,然後量度腫脹程度與組織胺控制作對照,便可得出結果;大部份IgE都是附在皮膚的肥大細胞表面,而此方法直接測試能引起反應的抗體所以此測試靈敏度高且較可靠

好處:快捷,同一時間可做多種致敏原靈敏度高且較可靠
弊病:皮膚一定要在正常的情況下才可進行測試,若皮膚長出蕁麻疹或濕疹便不適合因此測試是依賴皮膚對致敏原的過敏反應,患者必須停服抗組織胺藥物7日後才可進行測試。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食物過敏測試

典型的哮喘問題多由環境致敏原引起,並造成急性過敏反應,此情況最適合做皮膚點刺測試。測試的致敏原一般以塵蟎,蟑螂、動物毛屑、霉菌和花粉等為主,哮喘患者不需要接受食物過敏測試只有同時患有嚴重濕疹的幼兒,其哮喘可能與食物過敏有關,否則,因食物過敏引起哮喘的機會甚低。



一般人認為皮膚過敏問題如濕疹,是由食物或環境的致敏原引起。其實由食物造成的濕疹多發病於幼兒身上,故六歲以下的小童應該接受食物過敏測試;至於成年患者,除非在他們的病歷中找到端倪,否則不需要做食物過敏測試。若成年人的濕疹問題是近日發生,而非小童時期開始,則屬於接觸性過敏的機會較高,此時可利用接觸性的致敏原,如防腐劑、顏色、香料等化學物料來進行斑貼測試。

斑貼測試是針對濕疹這類慢性過敏反應,不過有研究發現,大部分食物過敏的小童濕疹患者對食物有急性過敏反應。因此,一般情況下,患者應先進行皮膚點刺測試,找出致敏的食物若再進行斑貼測試,會找出一些額外的資料。

至於哮喘患者,主要的診斷方法就是測試患者的氣管會否收窄,且在收窄後復原其中最有效的測試方法是肺功能測試,可是此測試的缺點,是患者在進行測試時沒有哮喘發作便不看到氣管收窄的情況其次是未必所有哮喘患者達到氣管收窄的程度,有的只出現咳嗽症狀。在這些情況時便要利用激發性測試了。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常見致敏原之十:亞硫酸


亞硫酸多被用作抗氧化劑,不少餐廳為了防止食物因氧化而變色,在新鮮的水果和馬鈴薯等加入亞硫酸。

一般含亞硫酸的食物:                沙律中的水果、馬鈴薯
薯條
包裝乾果
包裝果汁(尤其是檸檬汁及橙汁)Sina

哮喘人士請注意
在釀酒的過程中一般會加入硫磺避免不必要的發酵,所以大部份的紅酒和甜白酒都含有硫磺成份(Sulphur)。經釀酒過程後,硫磺會變成亞硫酸,飲用後胃酸作出化學反應釋放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二氧化硫直接刺激食道和氣管神經系統造成氣管收窄,甚至哮喘反應。

其實,大部份對亞硫酸敏感者亦是哮喘病患者,而每年有部份病人因服食亞硫酸引起嚴重哮喘發作而致命。

當患者被診斷為食物過敏後,他們必須清楚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會再次接觸致敏食物,以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避免致敏食物患者亦應隨身攜帶救命藥物,如自動注射的腎上腺素,以備一時之需。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食物過敏

診斷食物過敏
首先,過敏病科醫生會詳細詢問病人的病歷,特別是病人及其家族的過敏史如病徵、發病時間、發病頻率及食物種類等,而病人亦最好準備他的病症日誌,記下自己進食食物的種類和發病情況, 以便確診。

 
測試食物過敏
就急性過敏反應,除了進行準確度和靈敏度較高的皮膚點刺測試(Skin Prick Test)外,也可利用過敏血液測試Blood Test for Allergy),辨認病人的血清是否含有對過敏原的IgE抗體
然而,不少食物致敏原會在消化過程中被損壞,加上腸胃本身亦可避免吸入致敏原,因此食物經消化後不一定會造成過敏反應。

換言之,測試結果呈陽性反應時亦不代表對該食物有過敏反應;在此情況下,過敏病科醫生會建議病人進行食物激發測試(Challenge Test),病人先禁食懷疑致敏的食物一段時間(約一至兩星期),然後在過敏病科醫生的觀察下試食此食物,以作診斷。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脫敏治療(過敏原免疫療法)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過敏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鼻敏感)、過敏性結膜炎(眼睛過敏)和哮喘。這些都屬於慢性疾病,是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對一些無害的物質,如花粉、塵螨、霉菌孢子和動物的毛屑等產生的不良反應所導致的。迄今為止,有些藥物能夠有效地控制過敏症狀,諸如類固醇和抗組胺,然而脫敏治療依然是根治過敏性疾病的唯一選擇。


脫敏所采用的過敏原疫苗是根據病人的敏感測試結果而專業配制的。定期注射過敏原疫苗會導致一種稱為免疫忍耐的反應,該反應是由於產生阻礙性抗體和抑壓性T細胞而導致的。當患者對過敏原的敏感反應日益減小時,症狀也會相應得到舒緩。研究表明,經過三至五年的治療,即使中斷該治療後,效果仍然會長期延續。

事實上,患者在幼兒時期出現的鼻炎是導致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數據表明,由於鼻炎而接受脫敏治療的兒童比那些患有鼻炎卻未接受脫敏治療的兒童對哮喘病的免疫力更強,患病幾率降低60%,而通過治療,這種效果可以持續至七年以上。

研究表明,如果環境致敏原是導致皮膚炎病人發病的主要因素的話,那麼通過脫敏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發病的嚴重性。傳統的脫敏治療是利用皮下注射方法進行的,而新一代的治療方法諸如舌下敏疫療法會更為方便,可能更加適合一些患者。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鼻敏感治療

首先最應該注意的是讓患者避免接觸致敏原。其實,有些致敏原是可以避免的,如飼養動物時帶來的動物毛屑和睡房內的塵螨。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寧願自己忍受鼻敏感的痛苦,都不願意放棄家中的寵物,這一點我們是非常理解的。

鼻敏感 (鼻敏感噴劑 / 抗組織胺)
 
目前可以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藥物有鼻敏感噴劑,是屬於那種消炎效力強和抗敏感的類固醇藥物。然而,類固醇噴劑的治療範圍僅僅集中於鼻腔內,患者只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使用,同時還有副作用,例如比較容易流鼻血。

第二類鼻敏感藥是抗組織胺。由於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會釋放出一些組織胺免疫因子,令患者感到痕癢、血管膨脹、血管滲水等症狀,抗組織胺藥物可以減少患者的痕癢、打噴嚏和流鼻水的症狀。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 www.allergyhk.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December 13, 2011

血管舒縮性鼻炎

大約有50%鼻敏感患者是由於血管舒縮性鼻炎引起的。其實,這有可能是因為嚴重感染了傷風感冒所導致的,又有可能是因長時間患有過敏性鼻炎而造成的並發症。
 
    鼻敏感
診斷鼻敏感2大方法:

嗜酸性粒細胞:從患者的鼻膜內取出少量細胞,並在顯微鏡下觀察,若發現有敏感性發炎細胞即“嗜酸性粒細胞”時,則表示已經患上了過敏性鼻炎

鼻敏感測試: 皮膚測試是一種用於檢查患者對某些致敏原是否起過敏反應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及減低患者直接接觸致敏原的風險。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December 11, 2011

鼻敏感

什麼是鼻敏感

最新調查顯示,在香港,大約有25%的人士是鼻敏感患者。事實上,造成鼻敏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患者吸入了致敏原導致鼻腔出現了發炎反應,症狀和一般的傷風感冒十分相似,即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和鼻子癢等,並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此外,有不少鼻敏感患者同時還患有眼睛敏感等問題,症狀包括瘙癢、出現紅筋、流眼淚、眼腫等。


 
鼻敏感的成因:
    過敏性鼻炎
這類鼻炎是患者對一些環境事物感到敏感,例如塵螨、花粉、霉菌等。當鼻敏感患者吸入以上的這些致敏原時,將會導致鼻膜腫脹、瘙癢、打噴嚏和流鼻涕等過敏性鼻炎反應,如果引發了鼻水倒流,則還會令病人感到喉嚨不適、咳嗽及有痰等症狀。

香港地區屬於常見的塵螨過敏區域,通常家俬、枕頭、坐墊、地毯及窗簾等會不可避免地積聚一些塵螨。如果是過敏性鼻炎病患者接觸到了這些塵螨,那麼患者將會在20分鐘內出現過敏反應。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海鮮過敏

海鮮是成年人比較常見的致敏食物,可分為魚類、貝類和甲穀類三種。


A)魚類海鮮
魚類致敏原是肌肉的小清蛋白 (Parvalbumin)是進化比較保守的蛋白質。不同魚種的小清蛋白都相似,容易產生交叉反應即是說,病人對指定一種,又或種魚類家族都有過敏反應所以,要找出致敏原兇,必須用多不同魚類家族進行過敏測試。不過,魚類敏感者普遍可進食罐頭吞拿魚,因它在製作過程中已將魚的致敏原破壞,大大減低致敏的機會。


有些病人進食魚類後出現過敏反應,亦有可能是其他因素:

       組織胺中毒(Scombroid Poisoning):
魚含豐富組胺酸Histidine),屬肌肉蛋白質胺的一種有些個案是因進食吞拿魚引起的,由於儲存不當令細菌滋生,把魚肉的組胺酸消化變成組織胺當患者進食了大量的組織胺後便會中毒。患上組織胺中毒時症狀跟食物過敏十分相似,病人會有嘔吐、腹瀉、出風疹(蕁麻疹)及氣喘等現象。

寄生蟲:此情況在日本及西班牙較為常見,病人魚肉的寄生蟲敏感,出現過敏反應。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