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13

食物過敏可以治癒嗎?




要醫治食物過敏,首要是教育病人怎樣迴避致敏食物和閱讀標籤。病人要清楚了解那些食物含有致敏原。然而,大部分製成的食物都包含不同成份,標籤未必詳盡,而食物的材料是供應商提供,生產商亦未必清楚它的成份及來源。故須透過醫生與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方可正確迴避致敏原。

除了迴避致敏食物,還有脫敏治療或減敏治療。方法是病人先進食非常小的致敏食物份量,之後份量漸漸增加,經過一段長時間(約三至四個月),患者的免疫系統對這種致敏食物造成忍耐,而不會造成過敏反應。但是,此治療方法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患有嚴重急性過敏反應患者。因此,過敏醫生會先評估病人的個別情況才決定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March 25, 2013

昆蟲可引發過敏症
















一直以來,昆蟲過敏的個案並不罕見,如所羅門王這樣聰明的人,亦無法避免因昆蟲過敏而失去寶貴生命。

蜜蜂
蜜蜂身上帶有螫針,當蜂巢被侵襲時便會用作攻擊武器,驅趕入侵者它在螫刺敵人時,蜂毒也會從螫針進入人體內,引起發炎、痛楚和皮膚紅腫反應所以,蜜蜂是最常見且危險的昆蟲;如被刺者對蜂毒內的抗原過敏時,可在螫刺後的數分鐘內皮膚痕癢、出風疹、呼吸困難、氣管收窄、血壓驟降、休克,嚴重時更會有生命危險。

然而,蜜蜂和黃峰一樣都甚少襲擊其他動物,除非是受到威脅。另有天性較兇惡的蜜蜂如非洲殺人蜂,流行於美洲和亞洲等地區據早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把非洲殺人蜂與較溫純的歐洲蜜蜂交配,可生產較豐富的新品種蜜糖,可惜在引入殺人蜂後,卻發生了很多很嚴重的殺人蜂襲擊人類事件。

黃蜂
黃蜂(yellowjackets, wasps, hornets)屬較兇惡的品種它有別於蜜蜂,並不是群居生活殘餘食物是黃蜂的食糧,因此,垃圾站或垃圾堆附近時常都會看見黃蜂出沒還有,秋夏正值是燒烤的好季節,燒烤地區四周亦會吸引較多的黃蜂到來尋找食物。

被黃蜂的毒針螫刺後如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傷者應立刻醫治若有急性過敏反應時便使用腎上腺素注射劑,治療嚴重的過敏反應而曾經出現此類過敏反應的患者,他們將來受到蜜蜂或黃蜂襲擊時產生過敏反應的機會是十分高如有需要,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素針藥,以保安全。





參考資料: http://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
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March 20, 2013

港女內地「回春」面腫像豬頭




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醫生鄔揚源表示,近日一名本港女子返內地接受類似DR醫學美容集團的「DC-CIK」療程藉此回春,結果面部嚴重腫脹如豬頭。該女子返港向鄔求診,鄔估計她對針劑過敏,經診治後情況才有改善。

鄔說,醫學界曾在老鼠身上試驗原理與DC-CIK類似的「免疫治療」,部份老鼠併發硬皮症或肺纖維化,擔心曾接受DC-CIK療程的人可能出現上述併發症,籲定期接受檢查。






參考資料: www.sharpdail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March 18, 2013

助過敏病發


6月5日乃世界環境日,本年度主題為綠色生活。提倡環保不但有助環境持續發展,同時亦有利減少過敏症病發。敏感毛病可影響皮膚、眼、耳、鼻和氣管等器官,而不少人都以為過敏體質屬先天問題,難以根治。事實上中西醫均認為,只要改善環境因素,遵守健康生活守則,並透過適當療程如藥療,病情多可受控,大大減少不適。


過敏除與先天體質有關外,與外在環境亦有密切關係,過敏病科醫生鄔揚源解釋,人體免疫系統遇到外來異物時,即會產生發炎反應,利用白血球或產生化學物質對抗異物,正常情況下不會對身體正常組織造成傷害,但過敏體質人士的免疫系統會誤將正常的組織視為外來異物,或異物已被消滅後發炎反應仍不停止,繼而攻擊其他正常組織。有此體質者雖然較易患各種過敏症,症狀亦會較常人嚴重,但只要改善生活環境及配合治療,便可減少病發和控制病情。


由於過敏症多數由外界異物刺激所致,故患者應盡早找出致敏原並遠離致敏環境。
如礙於現實狀況而難以避免,脫敏治療乃減輕患者敏感情況的另一選擇。治療前要先進行測試,確定引致身體過敏的致敏原,例如是塵埃、花粉或貓狗皮毛等。再於患者皮下注射該致敏原提煉劑,或以舌下置藥方式,逐漸令身體適應,減少過敏反應,但治療約需要三至五年,故必須有耐性。近年新面世的抗IgE藥物,屬專門針對免疫球蛋白的抗體藥物,注射後抗體會中和患者體內的致敏因子IgE,令其無法造成急性過敏反應。


註冊中醫陳漢雄則認為,過敏症是人體「應激能力」下降的表現,即人體受外在環境刺激時,出現過大或不當的反應。其成因主要為先天與後天均不足,加上身體受風寒濕熱等外來病邪入侵,因而導致體內氣血失衡,故易受致敏原刺激而病發。要改善過敏症,先要盡量勿身處充斥污染、化合物,以及其他致敏原的環境,再調理先天及後天的體質不足。先天體質不足多為腎虛,而後天不足多為脾虛。治療過敏體質多以「玉屏風散」為主,黃、白朮及防風三種藥材,均有助改善體質,調理脾腎。之後再因應個人過敏問題,如鼻、氣管或皮膚敏感等,作出對應的治療。「一般治療數月後,多可有明顯改善,部分兒童患者經一段較長時間治療後,更可『斷尾』不再復發。」陳漢雄稱。


高級營養師黃榮俊指,引發敏感的因素眾多,但未必全屬先天性。受先天遺傳影響,對某些物質如麩質等有嚴重過敏者,理論上終身不能吃有關食物,不過亦有部分人隨年漸長,對致敏食物的耐受性增加,即有可能可以食用以往不能吃的食物。某些營養素如Omega 3中的EPA,可減輕前列腺素分泌而緩和炎症;花青素、葡萄籽及維他命A、C和E等,則具明顯抗氧化功效,且有助緩和病發時引致的炎症和不適。


其次,部分有食物過敏人士,不能進食某些堅果、牛奶或海鮮,可能會較缺乏某類蛋白質或微量元素,建議應從其他「安全食材」中加以補充。如豆類可補充蛋白質,而五穀則可補充微量元素,包括鋅、銅及鐵等。「有食物敏感者應仔細注意食品標籤的成分,清楚不含致敏物質才食用,另尤應留意易被混淆的成分,例如乳酸蛋白其實是由奶製品提煉而成,對奶有敏感者亦不該進食。」黃榮俊強調。







參考資料: www.singtao.com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Friday, March 15, 2013

都市病--- 鼻敏感


鼻敏感是都市人常見的敏感症狀。有調查發現,香港人大約有25%是鼻敏感患者,當中有不少患者經常受到不適困擾,病情嚴重時,更會令人難以集中精神,影響工作效率。

要治療鼻敏感,必須先了解它的成因,其中可歸納為以下3種: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及藥物所引起的鼻炎。過敏性鼻炎是指鼻敏感患者吸入致敏原令鼻腔出現發炎反應;血管舒縮性鼻炎有可能是受到傷風感冒的嚴重感染所導致,又或是長時間有過敏性鼻炎而造成的併發症;而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局部性通鼻藥或某些心臟藥、血壓藥,都會引致鼻炎。



避開致敏原減低病發
防預鼻敏感的最好方法是從根本著手,首要就是避免接觸致敏原,而當中有部分致敏原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寵物的毛屑及家居的塵。可是在現實環境中,縱使鼻敏感患者已盡量避開致敏原,但仍很難徹底杜絕接觸的機會而引致病發,因此有不少患者要依靠藥物控制病情。



藥物及脫敏治療
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可利用噴霧式類固醇,它屬於消炎效力強和抗敏感的藥物,可長期使用,但有可能出現副作用,例如患者會較容易流鼻血。除此以外,另一種較常用的鼻敏感藥是抗組織胺,可有效減少鼻敏感的徵狀,如痕癢、打噴嚏及流鼻水等。

治療藥物大多用作控制鼻敏感患者的病情,如果需要較長期性的根治方法,可考慮致敏原免疫治療,即脫敏治療。此治療方法是針對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致敏原而作定期的疫苗注射,令患者的免疫系統逐漸產生忍耐反應,從而根治鼻敏感。患者在脫敏治療首6個月仍需要持續用藥,但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約一年後便不需要再用藥了。



profile
鄔揚源,免疫及過敏病專科醫生,現職過敏病及哮喘診療中心主管,香港大學內科部榮譽助理教授、香港大學兒科部榮譽顧問醫生及廣州醫學院榮譽教授。





參考資料: recruit.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March 13, 2013

擊退濕疹




4月份的不穩定天氣是濕疹最容易發作的時候。每當病發時,患者的皮膚都會痕癢無比,令他們徹夜難眠,而且會令皮膚表面粗糙和長出紅疹,影響儀容,更有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因而產生自悲感,失去社交活動意欲,無論對日常生活、學業及事業上都有嚴重的影。由此可見,濕疹不單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和外表,更會令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困擾。

濕疹又稱過敏性皮炎,主要病因是患者有先天性的皮膚結構問題,導致皮膚表層細胞容易脫落,從而減低皮膚的屏障及抵抗能力,容易受到細菌感染。此外,因患者皮膚表面的水分較易蒸發,他們的皮膚一般較為乾燥,甚至有龜裂的情況。所以當皮膚受到外界物質刺激,如致敏原及化學物質時,就會出現過敏反應。



濕疹可分兩大類
濕疹可分為異位性皮炎及接觸性皮炎兩種。兩者常見的症狀有皮膚痕癢及皮膚表面乾燥、粗糙、紅腫、損傷及皮膚變厚等,此等病徵可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如面部、雙手、膝部背面、肘部前方和軀幹等出現。兩者的分別主要在於導致皮膚出現濕疹的誘發因素。一般而言,異位性皮炎是由於患者接觸了環境及食物的致敏原,如塵、牛奶、雞蛋等產生的過敏反應;而接觸性皮炎則是化學物質與皮膚的直接接觸而誘發,常見的化學物質有護膚品、香料、防腐劑及色素等。


濕疹治療有法
若不幸患上濕疹,治療的最重要一步是注意個人皮膚護理,有助解決患者皮膚結構的根本問題。例如濕疹患者應使用可增強皮膚屏障功能的護膚品,如油質類的護膚霜,沐浴時要注意水溫,盡量使用溫水及不含皂性的沐浴液。加強皮膚保濕亦是十分重要,尤其是皮膚乾燥的時候,可於沐浴後塗上潤膚乳以保持皮膚的濕度。細菌感染亦是重要因素,如經常發生則須用氯氣浴等方法減少皮膚細菌滋生。個別患者可能有需要查出致敏因素,從而減少接觸。此外,藥物治療如外塗類固醇,亦有助消退炎症,不過緊記要遵從醫生的處方使用。嚴重的濕疹患者亦同時需要口服藥物治療,如短期口服類固醇、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或環孢靈素(Cyclosporine)等。


Profile:
鄔揚源醫生,免疫及過敏病專科醫生,現職過敏病及哮喘診療中心主管,香港大學內科部榮譽助理教授、香港大學兒科部榮譽顧問醫生及廣州醫學院榮譽教授。









參考資料: recruit.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March 4, 2013

食物過敏的治本方法 - 大豆, 小麥

常見致敏原:大豆/黃豆(大豆制品)
就大豆敏感的人士,有時候只需接觸少量的大豆制品,如豉油都會引起過敏反應;
然而,大部份素食食品都是大豆制造的,患者在進食時必須小心。

大豆/黃豆制品:

日本食品: 面豉
中國食品: 豆腐、豆漿、腐皮、腐乳




常見致敏原之四:小麥
進食了小麥及其制品出現過敏者很大機會對大麥、意米、麥芽、燕麥、黑麥等同樣有過敏反應,患者可考慮轉食蕎麥代替小麥。不過,有不少日本制造的蕎麥面都含有小麥面粉,進食前必須看清楚食物標簽方可購買。除蕎麥外,大米(即米飯)、玉米、小米等亦是不錯的選擇。

因小麥而引起的過敏反應有別於一般急性的過敏反應。有研究顯示,小麥過敏者通常在進食致敏食物後較其他食物致敏源遲發病(可延遲致24小時後)。此外,患者亦需要注意有否在進食後做劇烈運動或飲酒,令過敏的情況惡化。

小麥制品: 面、面包、意粉、蛋糕、餅干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