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7, 2018

抗過敏由兒童做起



過敏的成因無論是後天或先天,都會對幼童的生活質素和健康造成影響。專科醫生強調,都市人過敏病患愈趨普遍,本地患者病發年齡更有不斷提早的年輕化情況,故呼籲家長如有懷疑,應盡早帶子女求診,因為如惡化成嚴重過敏症,可足以致命。

對於本港常見的過敏症病患,免疫及過敏病科醫生鄔揚源指出,本地患者於孩童時期已病發的情況愈趨普遍,而當中又主要以鼻敏感、濕疹、哮喘、食物敏感最為常見,其次則為接觸性皮膚炎及過敏性結膜炎等。

較被人忽略的,是大部分患者很可能連自己有否患過敏症亦不太清楚,其實如果季節氣候轉變時,便會出現流鼻水、打噴嚏或鼻部痕癢等情況,即很可能已經屬輕微過敏症患者。

鄔醫生說:「要認識過敏症,需要先由其成因和病理說起,過敏症成因主要是人體免疫系統,錯誤辨別對人體無害的物質會損害人體健康,因而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和炎症。而兒童的異常免疫反應其中一個成因乃幼兒的免疫系統還未曾成熟,因而產生錯誤的反應。其次,病童的成長環境亦與免疫系統是否發育成熟有關,如幼兒時期接觸到愈多細菌抗原,理論及實際上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忍耐反應和成熟程度。可是,由於現今世代,尤其已發展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生活環境都過於衛生,令幼兒接觸細菌的機會也相應減少,很多時過度保護下,反而令幼兒免疫系統在成長時期,缺乏了充足刺激,有礙了整體的抗病抵禦能力。」


雖然過敏性疾病的症狀,以及可影響的器官範圍非常廣泛,如涉及由耳、鼻、喉的呼吸系統、眼睛,以至皮膚等,但初步也可根據其成因機理,概括分為「抗體過敏」及「細胞過敏」兩大類。前者多以鼻敏感、哮喘、蕁麻疹、風疹、急性食物過敏及藥物過敏為主,一般會於接觸致敏原後,大概約一小時左右便病發。這是由於人體接觸到致敏原時,自身免疫系統所製造的免疫球蛋白抗體,經血液進入皮膚和呼吸系統等,從而刺激到人體「肥大細胞」釋放出發炎因子,令人體出現各種過敏症狀,例如氣管收窄、皮膚紅腫、痕癢等。

至於「細胞過敏」則以一些延遲和持續發生的過敏反應為主,例如皮膚的濕疹類紅腫、接觸性皮膚敏感,或由食物引發的腸胃敏感等等。這都是由於免疫系統內的T細胞接觸了某些致敏原時,釋放一些發炎因子,並造成過敏症狀,一般會於接觸致敏原後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內病發。

鄔醫生提醒家長,如果懷疑孩子有過敏問題,好像經常無故流鼻水、咳嗽或皮膚紅腫痕癢等,應盡早前往求診,要確診是否患有過敏性的疾病,除了參考家族病史及作詳細的臨牀問診外,血液測試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因它可檢測出患者血液內是否含有對特定致敏原有反應的抗體。

不過,由於部分病菌也會產生類似的抗體,例如金黃葡萄球菌等,因此血液測試有時亦難以完全避免出現假陽性反應的機會率。總而言之,醫生會從多個角度綜合判斷,不會靠單一的血液測試來斷症。

病童確診後,應盡早接受治療,首先應找出致敏成因,例如進行皮下測試,確定引起過敏的致敏原是甚麼,之後再進行脫敏治療,其中一種治理方法是將致敏原提煉成藥劑,以舌下置藥方式,讓身體逐步適應,從而達到減少過敏的效果,但這種治療可能會長達三至五年。

另一種是近年新研發的抗IgE藥物,屬於可直接針對免疫球蛋白抗體的抗過敏藥物,藥物可以有效中和患者的致敏因子IgE,從而減少急性過敏反應,一般多用於嚴重及對身體有即時危險的情況。」鄔醫生強調。


參考資料: http://std.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php?id=1625988&target=2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April 4, 2018

過敏症高危因素





1.     遺傳
第一個可以影響過敏症產生的重要因素是遺傳。有不少嬰兒出世時已有過敏症家族史,大約有30%嬰兒的父母(至少一方)或兄弟姊妹是過敏症患者。



完全沒有家族過敏史的嬰兒,約有10%在長大後患有過敏症;若父或母患有過敏症,或是兄弟姊妹有過敏症,這名嬰兒患上過敏症的可能性已經提高至30%;若父母雙方同是過敏症患者,其嬰兒將來有過敏症的機會超過一半。

2.     飲食習慣
第二個因素是飲食。在60年代的研究已發現,若嬰兒是喝牛奶的話,他患上濕疹的可能性增加七倍;70年代的研究亦指出,使用牛奶配方餵哺嬰兒,將來患濕疹和氣管過敏的機會較用母乳餵哺的嬰兒高;至於近年的研究發現,以普通配方餵哺的嬰兒比母乳餵哺的患有過敏症的可能性增加三倍;亦有研究顯示,以普通配方餵哺初生至四個月大的嬰兒,日後患有哮喘的機會亦較高。

總括來說,餵哺母乳最少四至六個月的嬰兒,及在初生至四個月不餵食其他食物,包括嬰兒配方和其他固體食物,可減少嬰兒日後有敏感和哮喘的機會。








參考資料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