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濕疹成因?

由於先天性的皮膚結構問題,濕疹患者的皮膚表層細胞容易脫落,失去應有的天然保護功能,減低皮膚的抵抗能力,容易受細菌感染;亦因患者 皮膚表面的水份較易蒸發,一般而言,患有過敏性皮炎者的皮膚會較為乾燥,甚至有龜裂的情況。

因此,外界物質(如化學物質、致敏原)會滲入患者皮膚,長時間 刺激皮膚的免疫細胞,形成皮膚過敏現象。濕疹患者同時患上鼻敏感、哮喘和食物敏感的機會率都較一般人高。

濕疹患者有可能會有心理上的後遺症。以小童為例,他們的臉部發炎部位會有紅腫現象,影響外觀。他們或許被其他同學取笑和欺負等,若情況持續,患者會失去自 信;還有,皮炎患處十分痕癢,晚上時情況更壞,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素,令學習時不能集中,不但構成學業上的問題,患者的情緒上亦會較為暴躁、不耐煩等。

參考資料:  www.hkallergy.org.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以毒攻毒?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org

過敏病科醫生鄔揚源說,「免疫療法」運用「以毒攻毒」的原理,把經過提鍊的致敏原,注射入病人體內,令免疫系統產生耐受性,令病人體內像長出了抗體,不會再對致敏原產生敏感。整個療程需時三年,期間醫生要定期觀察病人的反應。



不過,他說免疫治療只對因塵蟎及昆蟲引起的敏感症有效,其他敏感症,例如食物敏感及濕疹敏感等,卻沒有療效,病人唯一的辦法,是避免接觸致敏原。

原來,免疫療法在美國雖已發展四十多年,但本地大部分私家醫生,至今仍然採用服藥或鼻吸噴霧劑等舊式療法,十分落伍。

鄔揚源說:「用藥的好處是可即時控制病徵,但若病人停止服藥,就會打回原形,而且還有眼、精神不集中等副作用。免疫治療沒有副作用,但由於療程很長,效果無食藥咁快,私家醫生顧及成本效益,未必願意採用。」

為進一步發展免疫療法,他正進行一個大型臨床試驗,試驗一種更新式的舌下免疫治療,病人不需打針,只需把致敏原放在舌下吸收,到時病人就可免受皮肉之苦。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脫敏治療(過敏原免疫療法)

過敏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鼻敏感)過敏性結膜炎(眼睛過敏)和哮喘都是慢性疾病。這些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對無害的物質如花粉、塵蟎、黴菌孢子和動物的毛屑等產生的不正常反應。

現時的藥物如類固醇和抗組胺能有效地控制敏感症狀,然而根治的唯一選擇依然是脫敏治療。

脫敏所用的過敏原疫苗是根據病人的敏感測試結果而配製。定期注射過敏原疫苗會導致一種稱為免疫忍耐的反應。此反應是因產生阻礙性抗體和抑壓性 T 細胞而出現。當患者對過敏原的敏感反應日益減少時,症狀也得到舒緩。研究表示,經過三至五年的治療後,即使治療中斷後效果仍會長期持續。

在幼兒時期出現的鼻炎是導致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的研究顯示,因鼻炎而接受脫敏治療的兒童比較沒有治療的兒童將來患上哮喘的風險減少六成,而此情況在治療完成後可持續七年以上。

有研究指出,如果環境致敏原是導致皮膚炎病人發病的主要因素,脫敏治療可有效地減低患者發病的嚴重性。傳統脫敏治療是利用皮下注射方法,新一代的治療方法如舌下敏疫療法會比較方便,可能適合一些病人。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血液測試

一般病人會對診斷過敏有所誤解,其中最常見為過敏血液測試,以下是一些考慮過敏測試時要注意的事項:
  • 測試靈敏度。有幾多百分比的有敏感病的人可測試出有陽性反應?
  • 測試準確度。有幾多百分比的沒有敏感病的人可準確的測試出陰性反應?
  • 呈陽性反應的誤差。有幾多百分比的病人測試出呈陽性反應而有相應的過敏疾病
  • 呈陰性反應的誤差。有幾多百分比的病人測試出呈陰性反應而沒有相應的過敏疾病
最重要的, 測試如何影響過敏治療的方案?

血液測試

血液測試是辨認過敏病人的血液是否含有對過敏原有特定反應的IgE抗體。把抗原附在固體上並放入患者的血清,待血清內的IgE跟抗原結合後,把血清洗走,再用方法測試這些抗原上是否附有IgE抗體。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 www.allergyhk.org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過敏血液測試

不同測試方法有不同的靈敏度,除傳統的幅射方法外,現時也有較新的測試方法。 過敏血液測試有它的限制;然而,IgE抗體在血液內的份量很低,大部份IgE都是附在皮膚、黏膜肥大細胞的表面,所以此測試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再者,找出有否抗體附在抗原上並非等如找出引起過敏反應的抗體。譬如一個鎖可能有很多鑰匙都可以插進,然而只有一條鑰匙能夠把鎖打開。過敏血液測試可知道是否有鑰 匙可以插入鎖內,但沒法知道這些鑰匙能否開鎖。

換言之,即使驗出有抗體附在抗原上,但這些抗體可能不會造成過敏反應,因此假陽性結果也較常出現。

其實部份較嚴重濕疹患者,血液內可能有多種針對金黃葡萄球菌或其他皮膚細菌,但跟過敏無關的IgE抗體,因而增加了假陽性的機會;由於患者體內有太多IgE抗體,多少也有些會附在所測試的抗原上面。因此,若總IgE抗體高於1000 lU/ml,此測試結果便不可靠了。

假如過敏血液測試的陽性反應太多時,便要逐一利用激發性測試確定它的真偽。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皮膚點刺測試

是把小量過敏原刺入有豐富過敏細胞(肥大細胞)的皮膚表層。如果病人對過敏原敏感,測試範圍會在15分鐘內出現腫脹和發紅的 徵狀。過敏病科醫生會根據病人的過敏病歷決定進行皮膚測試的過敏原種類。皮膚點刺測試是一種快速,安全,準確的測試,目前已有種類繁多的測試劑可應用。皮膚測試須由專科醫生監督下進行,以免出現副作用。




皮膚點刺測試
動物的毛屑
塵蟎
黴菌
花粉
黃蜂、蜜蜂等蜇棘昆蟲的毒液
食物
橡膠
藥物,如盤尼西林
局部麻醉藥
如果需要, 過敏病科醫生會進行皮下注射測試。

皮膚斑貼測試診斷:

1. 接觸性皮膚炎

2. 與食物過敏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什麼是過敏症?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在日常生活中,過敏症其實已經周旋於你與我之間。在氣溫和季節性的氣候轉變時,你會有流鼻水、痕癢、打噴嚏,又或是吃完某種食物後,皮 膚出現紅腫和痕癢,便證明了你可能患上過敏症



過敏症是最常見的長期病患,當中包括鼻敏感、濕疹、哮喘、食物敏感、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結膜炎等等。

過敏症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對本來無害的物質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當有害物質如細菌和病毒入侵及破壞身體的組織時,身體便會發出危險訊息,使免疫系統即時辨認此物質,並於再次接觸時產生免疫反應。但如果外來物質對身體無害時,免疫系統應產生忍耐反應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寄生蟲感染是一些落後國家主要形成蕁麻疹的原因。然而,像香港較先進的地方亦有機會受到寄生蟲感染,如食魚生、家中養寵物等因素。 小朋友對衛生意識不足是最容易受到寄生蟲感染。

在本港,大部份蕁麻疹個案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但並沒有特定某一種病毒,要視乎患者對哪類病毒產生過敏反應。較常見的病毒是引起腸胃炎的諾沃克病毒及輪狀病毒,故患有腸胃炎的病人同時長出蕁麻疹的機會較大;此外,一些長期病毒如肝炎病毒亦會引致慢性蕁麻疹。因此,肝炎患者和肝炎帶菌者會較容易長出蕁麻疹,並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肝炎痊癒為止。

大部份病毒感染引起的蕁麻疹會自行消失,但所需的時間則因人而異。以腸胃炎患者為例,最初的兩至三星期,蕁麻疹的病情會較嚴重,更有可能對普通敏感藥物沒有反應,不過病徵會慢慢減少並於六至八星期後完全消失。其他病毒則會逗留數月,甚至是超過一年的時間。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常見致敏原:水果

水果敏感會造成口腔過敏反應,令口腔痕癢及腫脹外,亦可導致急性系統性過敏反應。有研究顯示,引起以上兩種反應的是不同致敏原。

造成口腔過敏反應的致敏原跟花粉致敏原相似,患者通常亦患花粉症,且多與水果出現交叉反應。例如對樺樹花粉(Birch Pollen)敏感者對蘋果、桃及啤梨過敏;對雜草過敏者,如豚草(Ragweed)亦有可能對蜜瓜和西瓜等瓜類水果敏感。 若患者只是一般的口腔性過敏反應,通常把水果烹調後(如蘋果湯或蘋果批)便沒有過敏現象。

此外,某些水果(士多啤梨、芒果和蕃茄)含刺激性成份,濕疹和風疹患者進食後會感到份外痕癢。

有橡膠過敏病人在接觸含有類似的致敏原時出現過敏反應,如香蕉、酪梨(牛油果)、栗子及奇異果等,而病徵可以非常嚴重或甚至致命。有一些醫護人員因工作時戴橡膠手套而產生過敏,從而對很多植物類食物也發生敏感。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三大藥物治療荨麻疹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www.allergyhk.org.

首先要找出導致荨麻疹的根源,才可對症下藥。若患者以往有過敏的問題,便可進行皮膚或血液的過敏測試,檢查是否因食物或環境致敏原而起。在找出致敏原後,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致敏源頭,荨麻疹便不會再發作。

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
因病毒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荨麻疹,須以藥物治療,最常用的是抗組織胺藥。組織胺是誘發荨麻疹的重要因子,故使用抗組織胺藥醫治荨麻疹,效果相當顯著。抗組織胺藥分有昏睡和不昏睡兩種,於晚上時服用昏睡性的抗組織胺藥會較為理想,可幫助患者容易入睡。

免疫藥
荨麻疹是因自身免疫、血管炎性免疫病引起的,治療方案會較為困難,病人一般需要服用免疫藥控制病情。至於服用哪種免疫藥,則要視乎是哪類的荨麻疹;然而,患者可先接受皮膚組織切片檢查,確定是哪類發炎細胞所引起的荨麻疹。例如病人患有嗜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導致的荨麻疹性血管炎時,便需服用一些適用於風濕性免疫病的藥,但病人一般需要服食612個月,才有機會完全控制病情。

抗排斥藥
若免疫藥和抗組織胺藥均不能控制嚴重的荨麻疹時,便要使用效力更強的免疫藥 - 抗排斥藥了。此類藥物的功效十分顯著,可於短時間內控制病情,唯副作用較多及深遠,因此病人在服用此藥前必須先咨詢有經驗的免疫醫生,待他們評估病人的情況才對症下藥則較為安全。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一吻送院



過敏病科鄔揚源醫生指出,除了鼻敏感,本港近年亦多了很多食物敏感症個案,港大醫學院將進行一項大型敏感症普查,把這些個案分類分析,預計明年會有結果。

他說,食物敏感最經典的個案,是英國一名患有果仁敏感的三歲男童,被吃過果仁的母親輕吻面頰一下,竟全身痕癢,臉部腫脹,要立即送院急救。而另一名英國男子在事前曾吃花生,經過六小時後才給愛妻一吻,卻令她敏感發作。「本港一名麵包師傅,突然發現自己對麵粉敏感,皮膚接觸麵粉就會痕,結果唯有轉行。」

防敏四招
  • 使用可隔塵蟎的床鋪和枕頭套。
  • 不要隨便接受朋友請的食物。
  • 避免自己獨自出街食飯,若和家人一齊,最好由家人先試食。
  • 去超級市場購買食物時,留意標籤上有沒有致敏原成分。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肺部功能測試

哮喘的特徵是可逆轉的氣管通道受阻,初時哮喘病人會出現氣管收窄的情況,當哮喘病沒有作進一步治療時,呼吸道將會變型且導致永久肺部功能受損。

哮喘病人經常會出現胸口繃緊、呼吸短促和喘氣的情況。但是,慢性咳嗽是哮喘的一個早期徵狀,並且有不少患者初時並沒有喘氣的徵象。現時已確認哮喘病人應在患病初期接受治療, 特別是兒童,以防導致永久肺部功能受損。因此及早作出診斷是十分重要,以便可以盡快開始治療。

控制哮喘的一個基本需求是呼吸量測試。在過敏病及哮喘診療中心,我們使用KoKo 肺量計為病人進行肺部功能測試。凡有哮喘的人士都應接受呼吸量測試,以便在治療期間監測病情進展。

此外,我們使用KoKo DigiDoser 作吸入式激發測試。這個由電腦控制的放射性劑量儀能準確地釋放所需的劑量。 我們亦會以賴氨酸阿斯匹靈(Lysine-aspirin)吸入式激發測試方法來診斷阿斯匹靈敏感哮喘,以及在特別情況下,如職業性哮喘,會使用過敏原來作激發測試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藥物過敏 (Drug Allergy)

身體免疫系統對藥物作出的不良反應,不同藥物會引起不同的免疫性反應。整體而言,藥物過敏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議題。

因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多數是藥物的功能性反應,如抗生素去除腸內細菌,令不少病人在服藥後有腹瀉現象,而某種血壓藥則會令病人的心跳加速等;此外,其他較為罕見的不良反應,如有少部份含毒性的藥物會影響肝臟或骨髓功能,以上種種全屬於藥物直接引起的不良反應,而非藥物過敏

當免疫系統對藥物產生不正常的反應時,便會出現藥物過敏的現象;換句話說,真正的藥物過敏其實屬於免疫反應。

免疫反應的兩大分類
早發性反應
藥物與免疫球蛋白EIgE)結合後導致肥大細胞釋放因子。患者在服藥或注射後可在數分鐘內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長出風疹、水腫、血壓驟降、氣管收窄導致死亡等,情況跟食物過敏相似。

遲發性反應
通常在三至七日後發生,患者皮膚出現紅疹痕癢、皮下出血等亦會有高危險性的皮膚反應導致皮膚壞死及嚴重剝落,可以構成性命危險。

藥物過敏引起的反應和病徵
皮膚最常受藥物過敏影響。當患者食同一種藥物,都會在同一位置出疹。最初為紅疹,顏色慢慢變深,皮膚可能會潰爛。患者一般在停止服用藥物便會痊癒。

除了皮膚,藥物過敏亦影響身體的其他器官,如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影響肝和腎,導致病人出現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和腎衰竭(Kidney Failure),它亦會影響肺和心臟,令病人有急性心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心肌發炎(Mycarditis)和慢性心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等。

此外,另一常見的藥物過敏反應血清症(Serum Sickness);病人在服用藥物後,免疫抗體跟藥物結合會積聚在微絲血管造成發炎,引致皮疹性血管炎(Cutaneous Vasculitis)、腎小球發炎(Glomerulonephritis)、關節發炎,或是腸胃的血管發炎而產生的腹痛、腹瀉等。

參考資料: http://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過敏症

過敏症在現今的社會裡十分普遍,患者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不少患者和父母都問及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小朋友將來患上過敏症?想知如何防止過敏症,首先要明白過敏症的自然歷史和高危因素。
 
過敏症的自然歷史
大多數過敏症患者會在嬰兒時期開始,而濕疹(即異位性皮炎)是嬰兒早期及常見的過敏症症狀;還有,嬰兒亦有可能患上腸胃過敏、喘鳴(不算是哮喘,但經常會有氣喘的問題),在這段時間,牛奶是最常見的食物致敏原。

食物過敏多發病在三歲或以下的小童,但當他們長大後便會轉移對環境致敏原產生敏感;當中包括室內致敏原,如塵蟎和動物,及室外致敏原,如花粉和霉菌。此時,鼻敏感和哮喘等問題亦開始出現。

有研究發現,若已患有一種過敏症的小童,他日後患上其他過敏的機會更高。特別是異位性皮炎患者,他們極有可能患上哮喘及食物過敏;對食物過敏的小童患上哮喘的機會比正常人高,而患鼻敏感的小童亦是哮喘的高危人士。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November 13, 2011

有趣病例

對蜜蜂過敏的警員

香港是個容易受到蜜蜂或黃蜂干擾的地方,患者多是戶外工作人士,如花王、救生員、警察等。我的第一位香港病人,就是負責邊境巡邏的警員。

他曾經受到數次蜂毒的困擾,被刺後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最後,他決定接受脫敏療程且成功地完成了兩年的治療;現在,就算他再被蜜蜂螫刺都沒有過敏的反應。

對黃蜂過敏的救生員

另一病例的主角是一名救生員,由於他工作附近有一個頗大的燒烤場,每天都有大量殘餘食物,假日的情況更為嚴峻,亦吸引了不少黃蜂出沒。

有次,這名救生員被黃蜂針螫後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當時他接受了脫敏治療,治療成效十分顯著,多年來都再沒有發生黃蜂過敏反應了。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Friday, November 11, 2011

在你身邊的致敏原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初生嬰兒如已有先天性的皮膚結構問題,加上免疫系統經常受到環境物質所刺激,便會容易產生過敏現像,如食物過敏。牛奶、雞蛋是最常見的過敏食物。



然而,嬰兒在未進食過敏食物前亦有機會潛在風險,一旦進食後便會令病情惡化。

一般情況下,嬰兒的食物過敏會在一段時間後自動消失。但當他們長大到兩至三歲時,常常會對環境的致敏原產生過敏,如麈螨。在香港,因塵螨導致過敏性皮炎的個案不少,它們會刺激患者的皮膚免疫系統,產生過敏抗體反應,造成皮膚發炎的現像。

塵螨致敏原所含酵素能有助滲入皮膚表層,因此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致敏原。

除了麈螨,最常見的致敏物質有橡膠材料、護膚品、皂液、香料、色素、防腐劑,甚至是患者的汗水等。還有,空氣濕度、溫度,游泳池的氯氣等亦會影響過敏性皮炎。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Sunday, November 6, 2011

濕疹

八歲的Janice

Janice嬰兒時期已有濕疹,但情況越來越嚴重。三歲時她更患有哮喘鼻敏感,八歲時濕疹影響全身、手腳、面部,嚴重痕癢影響儀容和睡眠質素,更被同學排擠,導致情緒問題。


Janice最初使用局部治療和護膚均不能控制病情,因病情嚴重選用了抗生素低分量的口服類固醇減輕病情,並與抑壓免疫藥物(Azathioprine)併用,當皮膚逐漸好轉時便停用類固醇。

Janice大概服用了12個月,她的皮膚差不多回復正常,之後做敏感測試,發現她對塵蟎極為敏感除了皮膚過敏外,同時亦造成鼻敏感哮喘在停用免疫藥物後便開進行塵蟎脫敏,最後Janice鼻敏感哮喘都得到控制,兩年後亦沒有濕疹復發的跡象。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hursday, November 3, 2011

什麼是鼻敏感?

有調查發現,香港人大約有25%鼻敏感患者。鼻敏感的主要原因是吸入致敏原令鼻腔出現發炎反應,徵狀跟一般的傷風感冒十分相似,即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和鼻子癢等,並會持續一段時間。(加打噴嚏相) 不少鼻敏感患者同樣地患有眼睛敏感問題(過敏性結膜炎),徵狀包括痕癢、出現紅筋、流眼水、眼腫等。

童時患有鼻敏感
大部份患有鼻敏感的病人都在兒童時期開始發病在沒有適當的治療下,長時期鼻塞會令鼻竇和耳咽管無法暢通,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炎,最終有機會出現併發症如中耳炎鼻竇炎等。

還有,耳咽管長時間閉塞會引起慢性中耳炎,影響兒童聽覺;若鼻竇經常發炎會造成鼻瘜肉、慢性鼻竇炎等問題;而患有嚴重鼻敏感的兒童,他們的扁桃腺和鼻腔後的腺樣增值體會特別腫脹而造成鼻塞,若長期鼻塞會令睡眠質素變差,有可能出現睡眠窒息症

另外,如扁桃腺和腺樣增值體時常發炎時亦會可以出現慢性扁桃腺炎,此時便需要進行切除手術了。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自身免疫反應

自身免疫是指免疫系統對自體組織產生的免疫反應,製造抗體免疫細胞襲擊身體組織,最後引起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的種類繁多,廣為熟悉的有類風濕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症。

患有以上兩種系統性免疫病者容易長出蕁麻疹,不過此類患者佔慢性蕁麻疹整體的比率少於2% 。

有研究發現,大約60 – 70%的慢性蕁麻疹病人對自己的血清有過敏反應,即是可以在患者血清中找到抗免疫球蛋白EIgE)認受體的抗體,而這些抗體會導致肥大細胞活躍起來,釋放組織胺,引起蕁麻疹的現象。這類慢性蕁麻疹可用自體血清皮膚測試確診。

還有,患有自身免疫反應的蕁麻疹病人,他們患上其他的免疫問題,如自身免疫甲狀腺病、斑禿、白蝕等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唯暫時醫學界上仍未確定製造自身免疫抗體的原因。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Tuesday, November 1, 2011

食物過敏症(2)

參考資料: www.allergy.hk

皮膚点刺測試
大部分免疫球蛋白E抗體都是附在處於皮膚、氣管黏膜和腸胃黏膜內的肥大細胞表面,因此急性過敏反應病通常都是發生在這些器官。皮膚点刺測試是將食物致敏源提取液輕輕刺入皮膚內,利用皮膚的過敏反應來測度病人對致敏源的過敏程度。反應會在十五至二十分鐘內出現。

皮膚点刺測試靈敏度極高,亦可同時測試很多種不同的致敏源。一般來說,点刺測試亦很安全,但是在一些極度敏感的病人(例如花生過敏)而言,亦存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因此,這類測試應由有經驗的過敏病科醫生進行。

呈陰性的点刺測試結果能準確地排除急性食物過敏症,但是陽性反應只有五至六成的準確性,因為有抗體不代表進食後一定會有反應。因此,呈陽性反應的致敏源需要進一步作激發測試。

皮膚班貼測試
皮膚班貼測試是測試慢性過敏反應的方法,做法是將致敏源提取液貼在皮膚上,讓皮膚接觸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時。這種測試通常是用來確認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的致敏源,但是有時也需要用來診斷異位性皮炎(濕疹)。一般有食物過敏的異位性皮炎患者,亦有急性過敏反應,因此可以用皮膚点刺測試。但是,免疫球蛋白E要在出生後六個月才會產生,因此很多對牛奶過敏的嬰兒都不會呈陽性皮膚点刺反應。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